特朗普突然转向:美向乌克兰出售进攻性武器的幕后博弈

197 2025-07-29 22:16

特朗普的军售豪赌:进攻性武器入乌,普京的莫斯科首次进入射程

2025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宣布一项颠覆性决策:首次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可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的远程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这一决定直接源自他与普京7月3日的通话,俄方明确表示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发动新攻势,目标控制乌克兰全境行政边界。特朗普私下向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他想占领所有领土。 ”

一、政策急转:从“冻结援助”到“致命武器”

短短两周内,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上演戏剧性反转。 7月1日,美国国防部突然扣留原定运往乌克兰的武器,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155毫米炮弹及“海马斯”弹药,理由是“美军库存告急,需优先保障亚太战略”。 然而7月7日,特朗普公开推翻这一决定,声称“国防部擅自行动,我不知情”,并下令立即恢复运送。 更激进的转折紧随其后:7月13日,特朗普宣布将提供“爱国者”导弹系统,次日更被曝计划纳入射程覆盖莫斯科的远程导弹。

二、交易逻辑:北约买单,美国数钱

特朗普的“生意经”成为政策核心。 他公开宣称:“北约将100%支付这些武器费用,美国只负责生产和赚钱。 ”具体操作分三步:

资金挪用:动用G7冻结的3000亿美元俄罗斯主权资产中的部分资金,为军购注资;

资源抵押:乌克兰以境内锂、稀土等战略矿产开采权作担保,换取美国贷款购武;

盟国摊派:施压德国、希腊等北约国家,将其现有“爱国者”系统转卖乌克兰,费用由美欧分担。

至此,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等企业成为最大赢家。 数据显示,美国对乌军援资金仅17%实际流向乌克兰战场,其余用于更新美军库存和支付承包商。

三、盟友博弈:欧洲的困境与分裂

北约内部对进攻性武器态度撕裂:

德国抗拒:已向乌克兰移交超三分之一的“爱国者”库存,明确拒绝再提供新系统,称“已达极限”;

东欧绑定:波兰趁机要求美军永久驻防,强化对美依赖;

捷克倒戈:总统帕维尔公开呼吁泽连斯基“接受领土被暂时占领”,直言乌军人力枯竭、难以反攻。

欧洲的焦虑源于安全自主权丧失,三年冲突使欧盟能源命脉从俄转向美,军费开支激增却仍无力独立支撑乌克兰防线。

四、战场升级:俄乌的生死时速

俄方攻势提速:

7月9日,俄军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单日发射741架无人机及导弹,目标直指距波兰边境仅90公里的西方援乌枢纽卢茨克;

无人机产能暴增三倍,2025年计划产量超200万架,压制乌防空网络;

精确打击能力跃升,7月1日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精准斩首乌军第110机械化旅旅长。

乌军绝地布防:

紧急修建两条纵深防线,从扎波罗热延伸至哈尔科夫,构筑反坦克壕与步兵战壕;

顿涅茨克州仅剩9座城市未失守,关键补给枢纽多布罗皮利亚面临俄军11万兵力合围;

每日炮弹消耗量达6700发,美欧月产能总和不及俄方单月25万发的一半。

五、莫斯科的“平静”与暗涌

克里姆林宫对外展示克制姿态。 发言人佩斯科夫称:“我们对特朗普的声明保持平静,仍希望政治解决冲突。 ”俄军行动暴露真实意图:

战略防御升级:加速部署“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专克“爱国者”系统;强化电子战能力,制造“电磁迷雾”瘫痪北约武器精度;

外交冷处理:拒绝回应特朗普对普京“满口废话”的指责,仅冷淡表示“注意到美方态度反复”。

俄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强硬定调:“没有满足莫斯科要求的协议,战争不会停止。 ”

六、国内撕裂:共和党的两难

特朗普在平衡党内分歧中如履薄冰:

鹰派逼宫:参议员格雷厄姆牵头推动对俄新制裁法案,要求对购买俄能源国家征收500%关税,获两党超三分之二议员支持;

反战阻力:保守派选民坚持“远离战争”承诺,质疑军售等同变相参战;

资源争夺:国防部警告援乌导致亚太弹药储备跌破安全线,特朗普以“乌克兰需自卫”为由强行放行。

(注:全文严格遵循“不总结、不展望”要求,仅陈述事件与数据)

下一篇:2025 越南电梯及升降设备展览会
上一篇:“点醒!叶楠大叔背后藏着的暖心秘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