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宗庆后的遗嘱与娃哈哈股权变动:法庭争议背后的家族企业传承困局
遗嘱、股权与招牌更替:娃哈哈转折年的旧史镜像
冷气轰鸣的香港法庭,文件一摞摞。宗庆后离岸信托约21亿元遭冻结,法官裁定“暂不允动用汇丰账户相关资产,须待内地裁判结果”。原告递交出生证明,申请取宗庆后留存血样做鉴定;另一头,2020年遗嘱称境外资产归宗馥莉,见证人多为公司高管,程序是否稳当,成争点。
8月底宗馥莉履新董事长、法人与总经理,9月即递辞。随即,“宏胜系”七家公司联合发文: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渠道标识由“娃哈哈”改为“娃小宗”。今年2至5月,宏胜饮料密集申请“娃小宗”商标,覆盖饮料、包装与配套;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4元,意图切入红海。
红海波急。无糖茶的盘面,农夫山泉与三得利合计拿走近六成份额,新品牌夹缝求生不易。年初至今,18家分厂停线、转代工,引发“利润被宏胜系截走”的不满;电商端从日销一万余件坠至五千余件,直播场次由7月12日的317场,骤减至15日的91场。华东AD钙奶走弱,纯净水份额下滑;营收自2013年的782亿元,回落至今年700亿区间。
10月又披霜。核心高管严学峰被纪检立案审查,其兼任宏胜生产中心总监、在近190家娃哈哈关联公司出任监事,且所管公司为娃哈哈饮用水唯一经销商。“一人连诸脉”,渠道震荡,内部心慌,经销商更怕货路再堵。
股权是另一张底牌。国资持46%,宗馥莉持29.4%,职工持股会24.6%。2018年宗庆后以三倍价格回购员工股份为“干股”,当时皆称可分红不持股;今有五十余名老员工起诉,指程序不合。8月底宗馥莉向最高法、最高检实名举报,围绕这24.6%展开拉锯;股权未定,治理难决,重大事项皆掣肘。
镜鉴可觅。清末票号由东家、账房合力维持:制度靠“合约—信誉—分利”三足。法度变、传承乱、经理人离散,日昇昌等票号遂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之所在,规则要先清,否则人心散、队伍乱。
放眼域外,三得利与麒麟的家族企业,多以“家族章程+职业经理人+信托隔离”铺底;德式隐形冠军常以监事会、家族基金稳定传承。中国商界惯行“个人威望压阵”,宗庆后在位,群议可统一;退场之后,利益边界、程序公信、用人秩序一并上桌。有管理学者提醒:“股权要与能力、贡献相配,接班人须尊重老功臣,先把蛋糕做大,再谈切分。”
一个经销商会的茶歇角落,有人嘀咕:“今年还要冲五成增幅?货压在库里,咋办?”厂房里机声停顿,工人看着新包装样张发愣。归属感受损、渠道心不定,品牌焉能稳?遗嘱见证人的构成需经得起第三方与法庭的检验,DNA未出结果诸事不宜先行;程序稳、公心立,才是破局之钥。
《管子》言:“法者,天下之仪也。”商事之变,归根是制度与人心的对位。你所在城市的老牌企业如何过传承关?家族档案里是否藏着当年的章程、股权契约、员工分利文书?欢迎分享线索与故事,让历史的灯,照亮当下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