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这台秘密无线电,竟在国民党军部藏了八年,此人功不可没

177 2025-11-23 21:26

在四川雅安苍坪山底下,一架秘密电台静悄悄地开始了运作,谁也没料到,这微弱的电波会在国民党兵工部内部不断跳动整整八年,变成插入敌人心脏的“无形利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激烈岁月里,党的一支小队偷偷潜入了国民党控制的西康省核心区域,建立起了一处暗中的电台据点。

这台电台就像黑夜里的灯塔,在敌人眼皮底下坚持运转了八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1942年6月,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里,周恩来郑重对面前的中年男子说道:“二哥,这个任务我不太放心交给别人,还是你自己去吧。”这个被周恩来亲切叫作“二哥”的人,正是经过磨炼的中共地下党员王少春。

王少春深入雅安

王少春,安徽芜湖人,早在1927年就开始在上海搞地下工作。面对周恩来的信任,他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定把任务完成,请中央放心。”

眼下的中国,抗日战事打得正热烈,双方僵持不下。国民党西康省的主席刘文辉,是个川康地方的实力派人物,跟蒋介石的关系挺紧张。中央一看情势,觉得得出手了,就派人赶往雅安,搞好对刘文辉的统一战线工作。

王少春和妻子秦惠芳,以及另外两个人,组成了一个秘密小组,他们以“躲避重庆日机空袭”这个名义,踏上了前往雅安的旅途。这一路上,乘坐的是国民党二十四军师长的车队,顺利到达了目的地,从此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隐藏生活。

刘文辉这会儿也愿意和共产党搭上关系,他并不是真心向着人民,而是想搞个两头讨好的策略,这样不管将来哪一方胜了,他都还能保住一份饭碗。

那会儿党觉得,这种想法虽然挺落后的,但还不是完全没有争取的余地,干脆就顺便利用一下这种思想来拉拢他,若果搞得成功,也能为革命的大业添砖加瓦。

刘文辉安排人接待了王少春一行,把他们安置在苍坪山下一座偏僻的院落里。这个地方原本是满清步厅衙门,随着时间推移损坏得很厉害,环境破败不堪,正好成了秘密工作的绝佳藏身之地。

刘文辉第一次见到王少春时,两人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协议。王少春对外宣称自己是刘文辉的私人顾问,有和他直接联系的特殊权限。这一身份的特殊性,为以后的一系列行动提供了不少便利。

隐蔽战线的工作

在敌人的核心区域架设电台,风险不用说了,王少春巧妙地把天线藏在那些裂开的墙缝里,引导到屋顶。到了1942年8月1日,一切都安排妥当,雅安和延安之间终于第一次用电波沟通上了。

从那时起,每天夜里12点,王少春夫妻俩都准时坐在电台前,与延安保持联系。他们不仅向中共中央请示报告,还接收延安新华社传来的电讯稿,把内容整理成文,供刘文辉阅览。

刘文辉对他们保持着警觉,可又愿意搭上关系。王少春一直在努力想争取他,但那时蒋介石势力强大,刘文辉不愿倒向共产党,王少春也没办法。

在雅安待了八年,王少春的工作就像走钢丝,要是稍有差池,可能就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

白天,他担任刘文辉的“私人顾问”,而到了晚上,就变成了共产党的情报员。除了帮刘文辉搞统战之外,他还时刻盯着周围的动向,收集各种重要的信息。

1948年某天早上,王少春在和一位当地军官聊天时,听说胡宗南派人把一些军官的家属安置到了雅安。

这个看似平常的消息引起了他的警觉,经过一番分析,他觉得这是胡宗南在搞声东击西的把戏,实际上想让大部队偷偷经过雅安,悄悄开向云南。

王少春赶紧把这个情报上报党中央,不多久就得到了中央的表彰,称他提供的消息“对军委指挥在西南作战非常有帮助”。

抗战一结束,解放战争很快就拉开了序幕,老蒋在西南的势力也逐渐变得更加强大,刘文辉的想法也开始慢慢转变。

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王少春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危机四伏,1949年春天,组织上决定让他的妻子秦惠芳和女儿先行撤到香港去。

妻子和女儿走后,王少春一个人扛着病痛,依旧坚持工作,日夜不休,为即将到来的解放做最后的准备。

到1949年10月,新中国已正式成立,不过西南这边还没解放。王少春接到上头的命令,要加快推动刘文辉的起义。

那时,刘文辉虽然心里已有点打算,但还是挺犹豫不决。蒋介石也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掌控。1949年11月30日,重庆一解放,他跑到成都,召集川西的军政长官开会,鼓吹什么“川西决战”,还指定了张群当总指挥。

刘文辉因此被张群牵制住了,没办法继续掌管川西的行政事务。不过,还算有点兵力在手,他觉得被边缘化,逐渐萌生了起义的念头。

蒋介石亲自跑到刘文辉的家里想拉拢他,刘文辉倒是挺机智地应付着。之后,张群也到刘宅去试探,抛出了四个问题,想摸清刘文辉到底站哪边。

刘文辉挺聪明地应付着,他一边吐槽蒋介石的不满,一边又表现出拼死抵抗的决心,还特别强调自己指挥的24军调集挺困难的,借机转移了张群的注意力。

张群觉得刘文辉只是有点不满,毕竟当时战场吃了亏,大家多少都有点这个情绪,所以他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西南起义

12月5日,周恩来密电王少春,叮嘱他赶紧行动起来,策划让刘文辉起义。王少春马上把这些指示转达给刘文辉,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1949年12月9日,在那份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刘文辉终于做出了决定,他联络了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的副长官邓锡侯和潘文华,在彭县发出通电,宣布背叛国民党,投向了共产党。

刘文辉反水不久,局势还是挺紧张的。胡宗南和王陵基的部队在被我军包围之前,动用了十多个团,分成两路向雅安的二十四军发动了攻势。

危急时刻,党组织建议王少春撤退,可他坚决不答应,一方面向中央军委报告情况,请求解放军赶紧出击;另一方面也在劝二十四军,要他们坚决抵挡敌军,配合解放军一起歼灭来犯的敌人。

王少春坚持到底,最终赢得了胜利,二十四军的全体官兵配合解放军,成功挫败了敌人的攻势,为四川的提前解放发挥了关键作用。

到这个时候,王少春和我党地下工作者在雅安的战斗已经历了八个春秋,在这八年中,他们一直传递着重庆、延安、西柏坡,甚至中南海传来的声音,为解放西康以及整个西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全国解放之后,周恩来亲自把王少春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副署长,充分认可了他多年来的突出贡献。

逝世

长时间的辛苦劳作把王少春的身体弄得很差,1955年5月,他的旧疾又犯了,在北京医院治疗没能救回来,去世了。

临终前,他对身边的妻子和女儿说:“我啥也没带来,啥也没带走。共产党员不留东西,也不留遗憾!”这句简单的话,展现出一个地下党员的无私胸怀和坚定信念。

王少春的故事可以看作隐蔽战线斗争的一个缩影,八年的坚持,不仅是一段惊心动魄的谍战传奇,更是智慧、勇气和忠诚的精彩体现。

在雅安近三千个日日夜夜里,王少春就像藏在敌营里的那颗种子,经历了艰难岁月,却坚韧不拔地成长,最后绽放出结果。

他的努力不仅推动了刘文辉的起义,让大西南的解放步伐加快,也充分展现了中共地下党员非凡的胆识和坚韧的信念。

这段历史告诉咱们,革命获胜不光看正面打仗,还得靠那些暗中布局的巧妙周旋。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为新中国打下了一块块坚实的基石。他们的功劳,会长久地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下一篇:大臣请了六天假,朱元璋爽快准了;他却多待了一天;朱元璋直接下令:拖出去斩了
上一篇:央视主持人合影:桑晨周涛李修平康辉齐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