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到马尔康

79 2025-09-06 09:58

书接上回,昨晚看了色达的夜景,今天想的去看白天的色达,现在的色达需要买30元的往返小交通费用才可以参观,还分时间段,我们9点去买票的时候,居然买的是11点半的参观票,还要等一个多小时,真的是好麻烦,还是那些自然景区好,没有管,自由自在的,网红地,景区都有太多的麻烦,这不行,那不对,一点不也自由,

当然也有黄牛什么,多花点钱,他们说可能想办法把你送到观景台,应该是坐当地的摩托车上去。一个人80左右。我们不想折腾了,有这个时间正好去药王山去转转,

药王山位于色达县城与佛学院之间的甲修村,是附近唯一长树的山峰,被誉为丹青药王神山,丹青药王山不仅是藏传佛教宁玛派三根本护法之一的圣地,更是自然风光的宝库,深受藏族同胞的敬仰。

这里也是个神奇的地方,很纯朴,很自然,居然还有手工刻玛尼石的人,这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五六年前我们路过 一个很偏的地方,人家都已经在使用电动工具了,

蓝色在寺庙中还是一处很少见的颜色,不知道代表什么,

这是手工塑佛像呢,用泥巴,然后用模具,这在现在也很少见了,五六年前来这里我就见过,现在还有。

离开药王山,我们路过一处 不知名的地方,好像塔林似的,

东嘎寺,这座由曲锡吾金于公元1686年创立的古老寺庙,坐落于一座宛如白色海螺的神山之巅。寺庙内的殿堂中,一尊释迦牟尼的坐像巍峨耸立,其背后三面墙上绘有精美的宗教壁画,红柱之上则雕刻着龙凤图案,色彩斑斓,令人叹为观止。“东嘎”意为“白海螺”,东嘎寺系色达三大寺院之一,寺院拥有世界最大的药师佛塔等规模宏大,

东嘎寺因其在神山上的壮丽位置和美丽的宗教壁画而受到赞美,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法会,其中尤以三月初一至初十的莲师祈愿大法会为盛。东嘎寺每年举办盛大的莲师祈愿大法会,

11点多,我们回到游客中心,快12点发的车,不是从色达大门进去的,而且绕行山外的路直达坛城,每人还发一个电子定位器,如果超过浏览范围还会扣押金。浏览时间也只有90分钟时间,不过你要不乱跑的话,时间足够用了。

1880年,德绛多吉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创建小规模讲经院和禅修院各一座,时有32名学员,晋美彭措任堪布。1985年5月,形成喇荣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上世纪90年代末,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急剧增长,

2014年1月9日,学院觉姆经堂后方僧舍发生火灾,烧毁僧舍150间,后查证为电线短路引发。同年,色达县投资850万元,对佛学院进行10KV线路改造。

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

色达县名由来,经考证,主要因早年曾在色塘发现一马形黄金而得名,故有“金马”之称。色达历史悠久,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在此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当地人称“阿嘎洛麦”即猿人之意。唐为吐蕃,宋元因之,明为乌斯藏据。清时,康区改土归流。

在山坡有很多的三三两两的人,不知道是干啥,是僧人的家属来探望他们来了?

这个应该是洛若村吧。

赶回游客中心,我们又想来天藏台看看,前几年还是开放的,现在不对外开放了,不过中国有中国特色,如果你想看,就会有办法,有黄牛可以带你上山,一个人六十,做摩托上去,然后完了可以走下来,

虽然来的有点晚了,没有看到前面的,只看到了人的骨架。我还是看到了天藏师,把一个人骨架的头颅砍了下来,

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藏族人去世之后,有一套十分繁杂的丧葬仪轨,天葬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当然,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人死之后,因为要天葬,首先要把尸体清洗干净,洗涤用的不是一般的清水,而是泡有香料,藏红花,冰片等的水。清洗完后,将尸体蜷曲起来,头夹到凉席之间,像母婴中的胎儿形状,用麻绳和白床单把尸体裹住,放在一个专门用土坯垒起的床榻上。

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超度仪式之后,在一个由活佛或高僧测定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起灵出殡了。天葬开始前,首先由人抬着死者在拉萨最古老的转经道八郎街上转一圈,然后就坐车或步行直奔附近的天葬台。

天葬时,死者的直系亲属照例是不能去的,只派一两个远亲或好友随行。他们一方面监督天葬进行的程序,一方面带上钱和糌粑、酥油茶、熟肉等食品。

亲友把逝者的尸体护送到天葬场之后,先要请背尸人和天葬师来喝酥油茶,吃糌耙和肉,吃饱喝足后,天葬仪式才正式开始。

尸体放到天藏台后,天葬师就在旁边煨桑”仪式。当带着草药香味的青烟袅袅升起时,四周群山中栖息的鹰鹫就得到了天葬的信息。它们纷纷向天葬台聚拢而来,注视和等待着天葬台上发生的事情。尸体被俯卧着放在天葬台上,脖子用绳索固定在石块上,免得操刀时滑动。

天葬的第一刀割在尸体的背部,由上而下,刀口又深又长,再从两侧把肉一块一块地分割下来。背部割完再把尸体翻过来割正面,然后是四肢。当尸体上的肌肉和内脏被全部分解之后,天葬师就把它们放到一边,用东西盖住,再处理骨头和头颅。 天葬师先用石头把骨头和头颅认真地捣碎,然后再把碎骨、脑浆、残存的血肉和糌粑拌在一起,捏成团,并把地上的血水粘干。

如果家属或活佛需要死者头盖骨的话,天葬师就会将其留下。如今,在拉萨的八廊街旧货市场,许多摊位上都有陈旧的,用头盖骨做成的碗出售。一二百元一个,在外地人看来十分恐怖,但在当地人的眼里,这是很平常的东西。

天葬师处理完尸体之后,就会朝天空中盘旋的鹰群大喊一声。顷刻间,鹰鹫就会箭一般地俯冲下来。有时几十只鹰会把天葬台遮盖得严严实实,看不见尸体。这时,总有一只近似于首领的鹰鹫,只有当它首先啄食几口之后,其它鹰鹫才会你拥我挤去吃。如果鹰鹫数量较少,天葬师总是先让他们吃糌粑团,吃完了才给它们吃肉和内脏,不然他们吃完肉就不愿意再吃糌粑团了。

在天葬的过程中,人体所有的部分都要让鹰鹫吃掉。如果有尸体鹰鹫不吃或不愿吃完,亲属就会十分痛苦,因为死者将因此而不能生入天堂。

在西藏殡葬的形式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的人和死因,选择不同的方式:除天葬外,土葬,水葬,火葬都时常采用。

天藏师骑着摩托缓缓从地平线出现,所有人目睹着他骑行到尸体的旁边,一袭红色长袍,脸部是高原无数次烈风与爆晒后形成的黢黑,不高的身子显得壮硕有力,站定后向家属与超度的喇嘛行礼,而后看向天空与山顶,忽然间,空中飞来无数只秃鹫,一部分降落到山顶、一部分在空中盘旋。

天藏师将裹着尸体的白布抽出两个角,然后发力抖落,尸体便赤裸着滚出来,紧接着从背后抽出两把短刀,类似于肉铺的那种剁肉带尖的刀具,看着就非常锋利,开始从头皮方向顺向割开。

天藏师切割完毕,手持一块肉,向远处的秃鹫挥舞,瞬间那些空中盘旋的秃鹫开始俯冲、山顶站立的秃鹫竟然是用两只脚向山坳处尸体方向跑动,带起身后阵阵尘土,天上地下,黑压压的秃鹫像攻城掠寨的士兵,而垂手站立在尸体旁边的天藏师则像这次风暴中心的指挥将军。几分钟后,除了地上有些许红色血迹和天藏师手中要留给家属供奉的头盖骨以外,整个肉身就此消失,

这是发塔。

看了天藏出来,我们直接开车往马尔康出发,317的路况现在好多了,尤其是到了观音桥和马泉康附近,修了很多的高架桥,甚至在半山腰开了一条道,打了很多的隧道,应该是比以前的317好走多了,离河也很高。

左右半山都有一条路,

晚上8点左右 我们到达马尔康,住宿,甘孜的首府是康定,阿坝是首府是马尔康,居然都有一个康字,甘孜县城和阿坝县城我们也去过,马尔康以前也路过,没有太留意,

看看马尔康附近,全是这种胳膊肘弯,都几十个大弯,这那个不比七十二拐更剌激,也可以看出附近的地形是什么样的,附近的山有多么陡峭。

下面之字形路,左面的上去是昌列寺,右面的上去是日西秋寺,山顶应该也有道路相通,我随便数了一下,就有四五十个弯道,

昌列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距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宁玛派的著名寺院之一。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上世纪80年代在老寺院的基址上进行了重建。

日西秋寺座落于马尔康市马尔康镇俄尔雅村高山上处,海拔有3300,属藏传佛教宁玛派白玉传承,该寺庙的风水地理位置极为殊胜,其寺庙的东方为毗卢遮那圣地、卓克基土司官寨,擦柯寺庙和著名的嘉绒祈索神山;北方为大藏寺庙;西方为土杰乾波观音寺庙,著名的嘉绒墨尔多神山,因此,从风水角度来讲:日西秋寺在于神山圣地之府地中央而形成。近看“大鹏金翅鸟展翅”图形,远看海螺上形成坛城。

大藏寺,全名甘丹大藏恒周林,大藏寺有弥勒殿三座、宗喀巴大师殿、大雄宝殿及护法殿等六座佛殿,又有祈竹楼及堪康楼各一座作两位法台历代住锡之处。大殿之楼顶为镏金铜瓦,乃汉地皇帝所赐。寺院后山上有闭关院一座,供寺僧禅修闭关之用。

嘉绒古村落

观音桥有观音村和观音庙,

绰斯甲观音庙是位于金川县观音桥镇的纳勒山上等寺庙,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因供奉四臂观世音菩萨而闻名于世,寺庙隶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白玉支法王嘎旺尼一玛仁波切的直属管辖寺庙,在藏区有“第二拉萨”“第二普陀圣地”之称的美誉。

这是萨武雪山,夏武雪山,奥太娜峰,图吉纳峰,几个冷门雪山的大至位置路线图,离的都不远,准备十月份下旬过去看看秋景,顺便爬个雪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如果有时间可以捎带去党岭看看秋景,应该是超级漂亮的地方,

未完待续

下一篇:阿森纳伤病更新: 萨利巴无缘国家队, 热苏斯未进欧冠, 3人将回归!
上一篇:IG创造奇迹, TheShy排名第一, LPL最佳阵容引热议, 评选难度拉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