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目前联盟薪资第一, 而且还差一个名额满员
134
2025-08-23
普京访问完中国之后,没有直接回莫斯科,而是从中国沿北方向飞,直奔远东去参加东方经济论坛。
没想到的是,他刚一走进会场,紧接着“噩耗”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在短短24小时里,欧美对俄罗斯出手两次,一次是在军事方面发起“志愿联盟”,另一次则是在经济上实施“能源封锁”。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普京面对这么大的风浪,竟然一句话都没跟中国提,连寻求帮忙的意思都没有表达出来。这背后,到底是一种信心满满,还是有点无可奈何呢?
欧美双线出招:普京收到的“连环警告”
普京这会儿在远东忙着推动经济发展、谈合作事宜,没想到欧洲那边竟然偷偷搞了一场“自发集结”。
就在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召集了26个国家开了个“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联盟”会议。这可不是普通的外交活动,会后直接表示:只要俄乌达成停火协议,欧洲就会派出地面、海上、空中的部队进去乌克兰,帮忙维持局势。
别搞错了,这些部队可不是冲到前线去打仗的,只是负责“维持和平”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就是帮乌克兰装了个“安全气囊”嘛?表面上说是中立,实际上却像是在给俄罗斯发一个“警告卡”。
更重要的是,美国也发声了。特朗普和马克龙联系了一下,明确表示“百分之百支持”欧洲这次的派兵决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军方已经准备妥当,规划出了一份详尽的部署方案,兵力规模甚至达到一万。虽然不能说一定要开战,但这么大的阵势,明显是在向俄罗斯传递一个信号:“别随便动。”
这会儿,特朗普政府又出招,拿经济当棋子,给欧洲下了两个命令: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国的经济施压;另一方面,得赶紧停止买俄罗斯的石油。
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小事。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就靠能源出口撑着呢,要是欧洲真的断供,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就会被直接砍成零。
对中国施加压力,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在中俄之间插个刀,把两国的合作节奏弄乱,让局势变得不那么顺畅。
欧洲那边也是挺难的呀,要是真的断了俄油,那就得去找价贵远的替代能源,最后吃亏的可能还得是美国。
在这盘国际棋局里,欧洲倒是挺坚挺的,宁愿咬紧牙关硬扛,也不愿在俄的问题上显得软弱。
北京沉默,克里姆林宫清楚:普京为何不“开口求援”?
在欧美双重压力下,普京在访华的时候压根没提那些事,也没向中国寻求任何帮助。这不是错失了机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普京心里明白得很,中国并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人,一直强调“劝和促谈”,态度挺鲜明但又不激烈。克里姆林宫高层也明确透露,在跟中方的会谈中,普京根本没有提到让中国出兵或者派维和部队这些事。这种回避,其实也是对中国立场的一种尊重。
普京心里很清楚,现在欧美对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的态度已经有点儿不满意了。要是此刻硬要让中国选边站,不仅会让北京陷入两难境地,还可能被西方当作“中俄一体论”的新帮手。对双方来说,估计都不是好事。
接下来呢,中美两国正处在关税战的关键时刻,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动。
特朗普刚刚签了个行政令,把日本车的关税往下调了。有些人觉得这或许是他在关税这个事上试探性放松的一个信号。
要是在这个要紧关头,普京把中俄合伙搞事,来对付俄乌,可能会打乱中国整体的战略节奏。对普京来说,这么做可不太聪明。
更关键的是,普京在维护中俄全局合作的大局中,心里还有更长远的打算。他不打算把中俄关系全都绑在乌克兰一块上。
经济合作、能源出口、人民币结算,这些才是真正支撑俄罗斯经济的“中坚力量”。要是为了眼前的战局把这条命脉堵住,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普京的保持沉默,其实不是冷漠淡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没有主动联系北京,是因为他很清楚,这道难关只能靠自己闯过去。
一边硬扛,一边布局:普京的下一步怎么走?
其实,普京不是没有感受到压力,而是选择了自己顶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定的底气在底蕴。
尽管制裁接连不断,俄罗斯经济还是挺住了。到2025年第二季度,GDP还微微上涨了点儿,虽说背后有结构调整和老百姓勒紧腰带的因素,但反正没垮。
再说了,跟伊朗、朝鲜等国家的关系越走越紧,哪怕是用武器交换粮食,对俄罗斯来说也算是一线希望,好歹能缓一缓。
更关键的是,欧美的“联合阵线”其实也没那么坚不可摧。比方说,在派兵乌克兰这事儿上,意大利明确表达了反对,而德国等国家的立场也挺含糊。
法国嘴上说得挺响,要真出了兵,谁负责出钱、谁派人啊?这些问题到现在都没明明白白地说清楚。
特朗普虽然嘴上说支持欧洲的行动,但内心那个“美国优先”还是藏不住。他更盼着欧洲自己掏钱,美国在背后帮忙提供情报和防空支援。
更有趣的是,特朗普还打算和普京通个电话,聊聊“打破谈判僵局”的可能性。这也算给普京开了一扇外交大门呢。
在这种局势下,普京并没有完全没有退路。
他也许正在琢磨,怎么拿出点“筹码”让特朗普在对俄策略上松动,比如许诺不推进某些军事行动,或者在能源方面做出让步。只要能够让欧美联盟出现裂缝,俄罗斯就能找到喘息的空间。
普京访华之后立即奔赴远东开会,这一动作显得很明显,他在不断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我还能坚持下来,没事儿,不惊慌,也不急着求援。这种态度,一方面是为了稳住国内局势,另一方面也是向外界展现他的坚定决心。即使形势再艰难,也得硬挺着,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把柄。
一天之内两次重击,普京都没有叫疼,也没有寻求援助。这次他选择自己扛着,不是因为他爱面子,而是因为这场较量已经不再只是战场上的冲突,而变成了外交、经济和政治的全面比拼。
他所押的,是欧美内部的裂痕,押的是中国不会轻易卷入其中,押的是俄罗斯还能坚持多久。这场赌博的输赢,将会深刻左右未来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坚持到底或许不是最明智的做法,但目前看来,或许也是他唯一能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