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正式发声!29岁林孝埈为中国拿下荣誉,韩国体育会为此感到失落吗

89 2025-10-24 18:23

央媒正式发声!29岁林孝埈为中国拿下荣誉,韩国体育会为此感到失落吗

如果不是林孝埈的那次“惊天逆袭”,中国冬季项目的粉丝们这几天都没法这么振奋。

谁能想到,这个在中国队身披战袍的男人,原本是韩国短道速滑的“门面担当”,如今却成了中国冰场上的绝对大杀器。

关于林孝埈为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背后的故事比很多人想象得要曲折得多。

林孝埈最近的那场比赛,真的是把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都看傻了。

蒙特利尔站冬奥资格赛,男子1500米的1/4决赛,他几乎是用最后几步把胜利硬生生抢了回来。

最后0.005秒完成绝杀,一条消息出来,网友都说:“这不是跑比赛,是在和命运对赌!”要知道,他当时腰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是拖着伤病硬拼出来的,这份拼劲儿,谁看了不动容?

林孝埈其实很早就是韩国体育圈的宠儿。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他在家门口拿下金牌,还顺带破了奥运纪录,韩国媒体把他捧成自家骄傲。

后来的世锦赛更离谱,包揽了个人全能和多个项目冠军,被喊作“五冠王”。

按理说,这样的成绩,谁都觉得他要在韩国队一路高歌猛进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

2019年,训练中一次不算大的争执,小动作被无限放大,结果是官司缠身、禁赛一年,还被彻底断了训练资源。

那段时间,林孝埈真的像被“放逐”一样,连专业冰场都进不去,只能在郊区跟普通市民混着滑冰,靠手机计时,咬着牙坚持。

那种从人生巅峰坠入谷底的落差,只有他自己懂。

就在大家以为他可能就此消失时,转机来了。

王濛主动联系他:“你来中国队,只管滑,其他的事我们扛。”这一句话,等于给了林孝埈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林孝埈毅然做出决定,加入中国国籍。

虽然因为国际奥委会规定,他错过了北京冬奥会,但他还是在社交平台上一直为中国队加油——这份归属感不是谁都能体会的。

刚到中国队那会儿,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沟通——东北话、战术指令、生活习惯全都要重新来过。

队友们帮他开小灶,教他东北话,帮他适应饮食,还主动陪他住一屋,解决了很多细致的生活难题。

林孝埈很快融入了这个新集体,大家也都把他当自己兄弟看待。

之后林孝埈彻底爆发。

2023年在德国德累斯顿站拿下了加入中国后第一块世界冠军奖牌,第二天又和队友合作摘下接力金牌。

这种状态延续到后面,他和中国小伙子们在接力项目里屡屡拿下桂冠,成了中国队的“战术支点”。

他和孙龙的配合也常常上热搜,互相保护、彼此成全,圈粉一大片。

这些成绩不仅让中国队士气大增,也让韩国体育圈陷入了纠结。

林孝埈加入中国后的21个月里,韩国队直接丢掉了好几枚世界大赛金牌,甚至有些就是被林孝埈本人“抢走”的。

韩国冰协后来还专门写报告,承认人才流失是近十年最尴尬的决策失误。

韩国媒体和网友也议论纷纷,不过大多数人其实明白,这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体育体制的问题。

林孝埈每次和韩国队同场竞技,场面都挺微妙——有韩国观众为他鼓掌,也有人低头沉默。

亚冬会时,国歌响起,他的表情被镜头捕捉到,外界解读很多,大家都知道他心里其实背负不少。

如今林孝埈还在带伤拼搏,推迟手术只为继续出战,目标明确,就是冲击2026年米兰冬奥会。

无论成绩最终如何,他已经让很多中国冰迷和普通人都看到了“坚持到最后”的意义。

林孝埈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感慨,运动员的选择不仅仅是金牌那么简单,背后有太多现实与情感的交错。

对于韩国体育来说,失去林孝埈肯定是遗憾,但更值得反思的是,体制和人性之间,到底怎么做才能留住真正的人才。

不管怎样,林孝埈如今在中国队的表现,就是对过往所有误解和风波最有力的回应。

下一篇:只会打拳?云南这场比赛告诉你,未来的冠军必须先当“学霸”
上一篇:孙颖莎夺冠后那句“今天我就要绕着你打”,背后是她和教练邱贻可的双向奔赴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