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女排连败真相:赵勇的无奈与球队的困局
辽宁女排连败真相:赵勇的无奈与球队的困局
看着辽宁女排又一次被对手打成筛子,主教练赵勇站在场边,脸上写满了无奈。这场景太熟悉了,先赢一局再连输三局,仿佛成了辽宁女排的固定剧本。
比赛中最让人心疼的是35岁的丁霞。第四局那个关键时刻,她传完球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双手撑着膝盖低头喘气。全场超过70%的进攻都要靠她组织,还要满场跑着补一传漏洞,这哪是一个老将该干的活啊。
阵容老化的残酷现实
辽宁女排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丁霞、段放、胡铭媛这些主力都三十出头了,在密集的赛程里根本撑不住。想想第四局19-21那个关键分,段放连续两次强攻被拦,明显跳不起来了。胡铭媛的快球威胁也随着比赛推进越来越弱,第三局后她的拦网有效撑起次数少了近四成。
年轻球员呢?山东队的王文涵和车文涵在这场比赛中分别拿下15分和12分,进攻成功率高达74%。再看辽宁这边,杜秋爽这些新人关键时刻根本顶不上来,球队还得靠那些已经跑不动的老将。
一传问题像魔咒一样缠着球队
自由人许嘉楠成了对手重点攻击的对象。技术统计显示,辽宁队的一传到位率还不到40%。面对福建队庄宇珊、山东队杜清清的跳飘发球,辽宁队员接球时脚步都是僵硬的,甚至有人躲球。一传不到位,丁霞就得满场跑着去调整传球,这又加速了她的体能消耗。全队进攻成功率从第一局的接近50%一路掉到后三局的35%以下。
赵勇的战术板好像被对手看穿了
暂停时布置的战术,回来能管用几分钟,然后又被对手压着打。这种“暂停短暂见效,随后再度失控”的模式,这赛季已经出现太多次了。赵勇在第二、三局换了5次人,始终没能激活进攻线。三名边攻手扣球成功率都没超过40%。
说实话,赵勇在中国女排执教时就这毛病。面对困难只会让队员“果断”,拿不出具体解决办法。现在带辽宁队,一传不行还是不行,一点改变都没有。
辽宁女排的路在何方?
从联赛第三到全运会两连败,辽宁女排的问题已经摆在那儿了。老将撑不住,新人顶不上,战术被摸透,一传像定时炸弹。更可怕的是,球队在逆境中缺乏交流,队员之间连互相鼓励都少见。
赵勇手里就这些牌,换谁上都头疼。但话说回来,教练不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吗?看看山东队教练李岩龙,首局大比分落后还能迅速调整战术,带领球队完成逆转。
辽宁女排需要改变,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新的战术思路。光是无奈地站在场边,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球迷们都在问,这样的辽宁女排,还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