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禽流感警报升级!本州岛63万只鸡紧急扑杀,病毒逼近核心地带
2025年11月4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紧急通报:新潟县胎内市一家禽农场确认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农场的鸡群感染了H5亚型禽流感病毒。 这是日本本州岛在本轮禽流感流行季的首例确诊疫情,也是全国范围内继北海道之后的第三起病例。
疫情发现过程迅速而紧张。11月3日,农场主报告鸡群异常死亡,新潟县相关部门立即启动现场调查,简易检测结果呈阳性。 24小时内,基因检测确认病毒为高致病性亚型。 当局随即采取铁腕措施,对农场内约63万只蛋鸡进行扑杀、焚烧和掩埋处理。
为阻断病毒传播链,日本政府划定了两级管控区域。 以疫情农场为中心,周边3公里半径被设为“移动限制区”,禁止所有家禽及相关物资流动;3至10公里半径范围则成为“搬出限制区”,严禁活禽和禽类产品外运。
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农场周边设立多个消毒点,对进出车辆进行强制喷洒作业。同时,移动限制区内的其他养殖场也接受紧急检测,确保疫情无扩散迹象。 这些措施与此前北海道疫情的处理方案一致,凸显日本对禽流感零容忍的态度。
日本每年秋冬季至次年春季是禽流感高发期,候鸟迁徙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本轮流行季的首例疫情于10月22日出现在北海道白老町,当地约45.9万只鸡被扑杀。 而此次新潟县疫情首次波及日本人口密集的本州岛,引发更高关注度。
日本禽流感频发与养殖业生态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部分小型养殖场为节约成本,未能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增加了病毒入侵风险。 此外,日本列岛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带毒候鸟的粪便、羽毛可能通过空气或水源传播病毒。
全球范围内,禽流感疫情亦呈升级态势。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禽流感已导致全球超3亿只禽类死亡,病毒甚至蔓延至野生哺乳动物。 2024年,全球报告76例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例,其中美国农场工人占多数,但尚无证据表明病毒具备人传人能力。
新潟县是日本重要的蛋鸡养殖区,此次扑杀63万只鸡相当于该县近三成蛋鸡存栏量。短期内,当地鸡蛋供应将面临缺口。 事实上,自2024年底以来,日本多地已因禽流感导致鸡蛋价格持续上涨。 例如茨城县此前扑杀110万只鸡,创下本季最大规模扑杀纪录,直接推高东京市场蛋价。
日本并非首次遭遇禽流感冲击。 2004年,山口县爆发80年来首例禽流感,当时扑杀3.4万只鸡,政府被迫设立30公里禁运区。 对比今昔,尽管防控技术升级,但病毒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