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媒冷笑:昔日海上巨兽,如今连给中国打下手都不配

175 2025-10-08 07:23

“俄罗斯海军连给中国当辅助的资格都没有”,这话从波兰媒体嘴里说出来,听着有点刺耳,甚至像个笑话。毕竟就在今年7月,俄国人还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七月风暴”演习,一百五十多艘舰艇,一万五千多号人,那场面,摆明了是秀给西方看的。

可偏偏有人不买账,觉得这不过是壮汉脱下上衣,露出的不是肌肉,而是满身的伤疤。

俄罗斯唯一那艘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折腾了半辈子,最后还是进了报废名单,这事儿本身就挺说明问题的。苏联时代那种造航母下饺子的豪情,早就随着财力一起烟消云散了。现在的俄罗斯海军,战略上早就从远洋进攻缩回了近海防御,水面舰艇最大的作用,似乎就是当个移动的导弹发射架。那艘继承来的“彼得大帝”号重型巡洋舰,大部分时间也都在船坞里待着,与其说是战舰,不如说是“船坞管理员”。

真正的杀手锏,藏在水下。俄罗斯确实把宝押在了潜艇上,砸下重金确保能和美国在水下掰掰手腕。新锐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今年8月刚接收了第五艘,肚子里装着16枚“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他们核威慑的底气。还有那个“亚森”级核潜艇,据说能带32枚“口径”巡航导弹,听着也挺唬人。

但美国海军情报局那边却不怎么给面子,评价“亚森”级是俄中最差的隐身潜艇。这话真假难辨,可至少说明,在美国人眼里,这东西并非无懈可击。即便如此,这些水下幽灵依然是美国海军的心头大患,毕竟谁也不想自家航母旁边突然冒出个大家伙。

海军这东西,光有几艘好船是玩不转的。它需要安全的港口,需要能不断造新船、修旧船的工业体系。俄乌冲突一打,这些问题全暴露了。今年的海军节,圣彼得堡那条经典的阅兵水道上空空如也,官方给的理由是怕无人机袭击。这理由听着就有点心酸,更像是因为实在凑不齐一套像样的阵容出来显摆了,干脆不办了。

黑海舰队的遭遇更是惨不忍睹。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被击沉,整个舰队几乎被打残,剩下的船只能躲到更远的新罗西斯克港。更要命的是,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垮台,让俄罗斯失去了在地中海的重要海军基地。现在虽然在利比亚和苏丹找补,但影响力大不如前。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瑞典和芬兰这两个一直保持中立的国家,也跑去加入了北约。这一下,波罗的海几乎成了北约的内湖。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平时出来溜达溜达还行,一旦开战,芬兰和爱沙尼亚海岸的反舰导弹,加上瑞典的潜艇,就能把他们彻底堵死在港口里,成了瓮中之鳖。

这么一算,俄罗斯能指望的,似乎只剩下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了。北方舰队还在北极圈和美军玩“猫鼠游戏”,科拉半岛的潜艇基地旁边,美国潜艇常年蹲守,随时盯着俄军核潜艇的动向。随着芬兰加入北约,这个基地离北约的地盘也太近了,安全感大大降低。

数来数去,好像只有远离北约、靠近中国的太平洋舰队,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所以波兰媒体的逻辑就很清晰了:一旦俄罗斯和北约关系紧张,黑海、波罗的海、里海的舰队基本指望不上,北方舰队的基地自身难保。俄罗斯能动的,只有太平洋舰队。可问题是,如果台海真的有事,俄罗斯和北约的紧张关系很可能也到了临界点。到那个时候,俄罗斯还有没有余力让太平洋舰队南下驰援?

黑海舰队的崩溃已经证明,很多军舰看着唬人,其实就是个生了锈的空壳子。经过乌克兰战争的巨大消耗,俄罗斯可能连维护现有舰船的钱都捉襟见肘。

这么一想,那句“连给中国打辅助的能力都没有”虽然难听,但似乎也不是全无道理。曾经那个庞大的红色阴影,如今在现实的阳光下,似乎只剩下几艘在深海里独行的潜艇,和一堆生了锈的传说。

下一篇:又被印度甲亢姐酸到了,甲亢姐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吐酸水,她说巴基斯坦总统去中国访问10天,一行人去了中航工业参观战斗机工厂
上一篇:「机构调研记录」国联基金调研北陆药业、悍高集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