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A股“精神病院”:为何有人恐慌出逃,有人却借钱猛冲

127 2025-10-27 00:14

最近这A股,突出一个给所有人上强度,每天开盘都像开盲盒,开出来的不是惊喜,是惊吓。

大盘绿得像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账户亏得像被女友删掉的游戏存档,空仓的在庆幸,满仓的在硬挺,半仓的最纠结,天天琢磨着是该卧倒装死,还是再补一枪给自己个痛快。

社交媒体上,股神们销声匿迹,段子手们异常活跃,仿佛人均亏损不过万,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

你慌不慌?你当然慌。

但魔幻的是,就在这一片鬼哭狼嚎之中,总有那么些资金,像是在玩逆行,别人在卖,他们在买;别人在恐慌,他们在加仓。

这些人是傻子吗?还是他们看到了我们这些凡人看不到的东西?

甭管他们是不是傻子,这种时候,情绪解决不了问题,钞票才能。我们普通人没法像机构那样搞什么深度调研,但扒拉一下他们都在看哪些数据,给自己找点心理按摩,或者找点跑路依据,还是可以的。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帮逆行的勇士,到底在瞅啥。

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叫指数估值。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市场称称斤两,看看现在这价格,是骨折价,还是抢劫价。什么PE、PB,你不用搞懂具体怎么算,你只要看一个东西:估值分位数。

现在很多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它们的估值分位数都亮了绿灯,低于20%。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告诉你,从过去五年的历史来看,现在这价格,比80%的时间都便宜。

市场在大声呐喊:我便宜,快来啊。

但问题是,便宜,不代表它不会变得更便宜。就像你双十一抢了件打一折的衣服,结果双十二它打骨折。市场底和估值底,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儿。

所以这指标只能告诉你,从赔率上看,现在下注,赢了可能赚得多,但它没法告诉你什么时候能赢。它是个可以参考的信号,但你要是只看这个就梭哈,那跟闭着眼开车没啥区别,迟早要撞树。

第二个,一个叫董承非的大佬分享的私房菜:偏股基金滚动3年年化收益率。

这个指标的牛逼之处在于,它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未来预期,就是赤裸裸地告诉你,过去三年,你这堆基金经理到底是龙是虫,是给大爷们赚钱了,还是把大爷们的裤衩都亏没了。

历史告诉我们,当这玩意儿高到离谱,比如年化超过30%的时候,那市场差不多也疯到头了,泡沫一触即破,你该做的不是冲进去,而是赶紧跑路。反过来,如果这玩意儿低到发指,比如年化亏损超过10%,那说明大家已经被锤得差不多了,遍地都是黄金坑,你捂着鼻子都能捡到宝。

现在是多少呢?4.17%。

什么意思?不上不下,不尴不尬。意味着过去三年,基金经理们拼死拼活,也就给基民挣了点比余额宝高一丢丢的收益。这说明市场既没有疯,也没到死透的时候。它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你感觉没那么痛,但其实一直在放你的血。

第三个,叫股债性价比。

这个就更现实了。意思是,你手里的钱,是拿去买随时可能腰斩的股票,还是拿去买稳如老狗的国债。

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市盈る率的倒数),减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个差值越大,说明股票相对于债券越有吸引力,值得你冒这个险。

现在这个差值,在近十年的历史里,排在52.26%的位置。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的A股,性价比也就中等偏上一点点,比历史上将近一半的时间要强,但也没到那种“不买就亏了一个亿”的地步。

它在告诉你,这笔买卖还行,可以考虑,但别上头,不值得你卖房卖车来干。

第四个,才是真正体现人性的指标:融资余额。

什么是融资?就是借钱炒股。这玩意儿最能反映市场里最激进、最贪婪的那批人的情绪。他们是市场的气氛组,也是最容易被一波带走的炮灰。

魔幻的就来了。国庆节后市场明明在剧烈调整,但融资余额除了第一天怂了一下,后面居然是持续小幅增加的。这帮赌徒,非但没跑,还在加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他们眼里,每一次下跌都是“技术性调整”,都是“上车的好机会”。他们对后市的信心,已经拉满了。

这股力量正在给市场提供流动性,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已经接近2018年和2021年的高点。杠杆已经架得很高了,就看风往哪边吹。要是吹对了,会所嫩模;吹错了,下地干活。

第五个,巴菲特指标。

就是巴菲特老爷子在奥马哈掰着玉米棒子想出来的指标,用一国股市总市值除以它的GDP。老头子说,这可能是衡量估值水平最好的单一指标。

逻辑很简单,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总不能吹上天吧。一般来说,这比值超过110%,就说明牛吹得有点大了,有泡沫。低于50%,那就说明股市被严重低估了。

我们现在是多少呢?算下来大概是84.99%。

按照老爷子的标准,这叫“估值较为合理”。跟前面几个指标的结论差不多:不便宜,但也不算贵得离谱。大家都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

最后一个,一个叫“好买温度计”的东西。

这玩意儿是个缝合怪,把前面说的估值、股债利差、融资盘等等一堆指标,加权计算出来一个“市场温度”。

结果这个温度计显示,当前市场温度85.34℃,处于“恐惧区间”,提示要注意追高风险。

你看,乐子来了。

前面几个指标,有的说便宜,有的说合理,有的说赌徒还在冲。结果这个缝合怪指标直接告诉你:危险,快跑。

这就是A股的魔幻现实主义。

你把所有的数据都摆在桌面上,试图拼凑出一个确定的答案,结果发现这些数据本身就在互相打架。

估值在喊抄底,性价比在说一般,赌徒们在借钱冲锋,巴菲特在说价格合理,而那个缝合出来的温度计却在尖叫着过热。

所以,那些逆势买入的资金,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可能他们什么都没看到。他们只是在执行自己的纪律。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估值到了击球区,就得挥棒;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只要趋势没破,就继续加码。

世界的本质是草台班子,市场的本质是精神病院。这里没有唯一的真理,只有基于不同逻辑和信念的下注。

下跌中,有人看到的是风险,有人看到的是筹码。谁对谁错,只有时间知道。

而我们能做的,不是去预测市场,而是去理解这场游戏的规则,理解人性的疯狂与贪婪。看懂了这些指标的互相矛盾,你就看懂了市场的混沌。

在混沌中,保持清醒,别被情绪带着走,别让融资盘的疯狂成为你接盘的勇气。

毕竟,他们亏的是借来的钱,你亏的可是自己的裤衩。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下一篇:又一家宠物工厂获亿元融资:累计12轮!资本投资代工厂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上一篇:黄金暴涨1000美元后突然回调,是牛市终结还是上车良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