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平?俄方提硬要求:乌非军事化、不入北约,领土问题也得认

87 2025-11-21 15:53

俄乌冲突有了新动静,普京的助理德米特里耶夫去美国访问,跟美方谈了好几轮。

周五接受CNN采访时,他直接说莫斯科、华盛顿和基辅“相当接近达成外交解决方案”,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俄乌冲突可能真要往和谈走了。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那边,泽连斯基的态度变了。

以前他一直咬着“俄罗斯必须从所有乌领土撤军”不放,现在却开始“谈论战线”,不再提完全撤军的事。

这种转变不是随便来的,肯定是背后有现实压力,不然以之前的强硬态度,不可能轻易松口。

不过这边刚传好消息,美国那边又出变故特朗普突然取消了原定在布达佩斯和普京的峰会。

他发声明说“感觉没法达成和解,得不到该有的成果”,还呼吁前线先停火。

本来想觉得特朗普是真不想谈了,后来发现不是,他和普京都提到“峰会后续可能再举行”,明显是留了个口子,没把路堵死。

德米特里耶夫在采访里还特意提了特朗普,说相信他的调解能成,还把特朗普和拜登比了下,说跟莫斯科对话比“想战略性击败俄罗斯”靠谱,毕竟拜登那套已经失败了。

这话听着是给特朗普戴高帽,其实也是俄方的策略先肯定美方调解的作用,为后续谈判铺路。

俄方为啥不想要“停火”?怕重蹈覆辙留隐患

德米特里耶夫在采访里说得很明白:“俄罗斯要的不只是停火,是冲突的最终解决方案。”他还拿特朗普的话当佐证,说特朗普也警告“停火总是能被打破的”。

俄方这顾虑不是没道理。

之前明斯克协议就是例子,2014到2015年签了之后,双方没安生多久就又打起来,前后爆发12次大规模冲突,最长的停火也才维持47天。

为啥会这样?德米特里耶夫解释得很透:停火只是临时方案,好多人会趁这时候重新武装,为后续冲突做准备。

2022年冲突爆发前,乌克兰就在停火期收了西方15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军力一下涨了40%,俄方看在眼里,肯定不想再吃这亏。

现在西方对乌援助虽然比去年少了些,但也没断。

美国今年前十个月还给了224亿美元,欧盟也说2025年要给180亿欧元。

要是只停火不解决根本问题,等乌克兰拿到新装备,说不定又会重启冲突。

俄方心里门儿清,所以必须把“最终解决方案”谈妥,不然宁可不轻易停火。

俄方的核心诉求也很明确:乌克兰永远不能加入北约,得实现非军事化、去纳粹化,还要承认现在的领土现实。

简单说,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

比如“非军事化”,俄方要求乌方把军队缩到15万人以下,销毁西方给的重型武器;“领土现实”则是认克里米亚归俄,顿巴斯有高度自治权。

这些都是俄方的底线,没商量的余地。

各方都有难言之隐,和谈不是一帆风顺

别看现在传“接近解决方案”,其实各方心里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谈路上还藏着不少坎儿。

先看乌克兰,泽连斯基软化立场,主要是西方援助顶不住了。

美国刚通过的对乌援助法案,比特朗普最初想给的少了35%,还规定钱优先用在民生上,不是买武器;欧盟那边更麻烦,匈牙利反对,本来11月要给的50亿欧元援助,拖到明年1月才给,乌克兰现在财政缺口都80亿美元了。

没了援助,前线兵力也不够,缺口达12万人,不妥协不行。

而且国内民众也变了,之前支持硬刚的人多,现在62%的人都同意“以战线为基础谈和谈”,民心变了,泽连斯基也得跟着调整。

再看美国,特朗普取消峰会,说白了是怕“没成果丢面子”。

今年是选举年,要是跟普京谈半天没结果,对手肯定会拿这个攻击他。

所以他才说“后续再举行”,先等三方把初步共识敲定,再出来赚外交成果。

但美国国内也有分歧,民主党议员骂他“取消峰会是外交软弱”,要求对俄强硬,这也会牵制他的动作。

还有各方内部的争议,也可能拖后腿。

俄罗斯国家杜马有些议员批评德米特里耶夫“太妥协”,觉得应该坚持“完全承认俄控制领土”;乌克兰议会里,35%的议员反对“放弃领土诉求”,还发起了提案;美国两党在对乌援助、对俄态度上也吵个不停。

这些内部矛盾要是没理顺,就算三方接近方案,也可能半路黄了。

不过也有好消息,北约最近松口了。

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乌克兰加入北约,得等冲突结束、安全稳定了再说”,这是第一次把“冲突结束”当前提。

之前北约一直喊着“支持乌入约”,现在这话等于给俄方吃了颗定心丸,也为和谈留了更多空间。

总的来说,现在俄乌和谈确实看到了点曙光,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各方能不能在底线问题上互相让一步。

俄方要“最终解决方案”,乌方要保基本主权,美方要平衡选举和外交成果,哪一方没谈拢,都可能让转机变泡影。

毕竟冲突拖了这么久,不是一次两次谈判就能解决的,后续还得慢慢磨。

下一篇:光大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微增拨备下降 60岁董事长吴利军去年从公司领取报酬为0
上一篇:灰熊逆转鹈鹕!莫兰特35分VS锡安27分,替补61分成胜负关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