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诗巴黎街头漫步身材窈窕 丝带扎发尽显优雅温柔
71
2025-07-09
7月20日晚,调查组发布《关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调查组发布的情况通报包括案件侦办、污染源溯源调查、血铅检验检测数据、追责问责、医疗诊治五个方面。
甘肃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中,17名公职人员因监管失职等问题被立案审查,10名省级、市级官员被问责。为实验室检测人员带来了多方面深刻警示。
验室检测数据本该是科学和真相的代言人,尤其在涉及儿童健康这样重大公共安全问题时,数据的真实性更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甘肃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中检测人员违规修改数据的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更是对无辜儿童健康的漠视,其警示意义深刻而沉重。
1.疾控中心检测人员在处理267份血液样本时,违反《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等规定,将样本振荡摇匀后静置长达2小时40分钟,导致血浆与血细胞分层,且取样时未混匀、仅取上层血浆检测,直接造成数据严重失真。
2.疾控中心未制定样品加标、平行测量、异常值复测等质控措施,对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未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医院未落实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对异常数据未开展复检。
3.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人员对2名幼儿的血铅检测结果违规修改(分别从292.37μg/L改为42.37μg/L、440.14μg/L改为103μg/L),且此前已有类似违规记录,严重违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规定。
4.疾控中心在承接重大紧急检测任务前,未对检测人员能力经验、质控样品、新建检测方法等进行充分评估;医院检验人员缺乏系统性培训,对同一幼儿园连续7名幼儿血铅异常的情况,未进行关联性分析,对异常数据缺乏警觉。
职业伦理与法律责任的不可逾越性!
生命至上: 检测人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尤其是儿童的未来。修改数据掩盖真实情况,可能导致患病儿童得不到及时治疗,后果极其严重,甚至不可逆。
法律红线: 伪造、篡改检测数据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如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环境监管失职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和终身禁业。
职业操守沦丧: 这种行为彻底背离了科学精神、诚信原则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对整个检测行业公信力的致命打击。
抵御外部压力与诱惑!
诱惑来源: 可能涉及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输送。
坚守原则: 检测人员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压力或诱惑都不能成为违法违规的理由。唯一需要负责的是科学、事实和公众健康。 要有勇气说“不”,并依法依规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反映干预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的严格执行是生命线!
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任何修改必须有正当理由、签名和日期。
有效的监督和审核机制: 关键数据需有多级审核,利用LIMS系统等技术手段减少人为干预机会,并设置审计追踪功能。
盲样测试和能力验证: 定期进行以监控实验室和人员的检测能力与诚信度。
明确的权限和责任: 数据修改权限应严格控制并记录。
流程漏洞: 事件暴露了涉事实验室在样品管理、检测过程、数据审核、报告签发等环节可能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和监督失效,使得个别人有机会篡改数据。
严格执行: 警示所有实验室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对检测数据意义的深刻认识。
数据即责任: 每一份检测报告上的数据,都承载着委托方的信任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在环境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数据更是公共决策的唯一科学依据。
篡改=犯罪: 篡改数据,特别是涉及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等同于隐瞒真相、延误处置、危害公共安全,其性质极其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