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轶这也太明显了吧
195
2025-07-09
天安门广场上,东风导弹巍然驶过,尖端武器揭开面纱,西方媒体的酸葡萄心理也随之爆发。
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45个方队展示100多款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从高超音速武器到先进无人机,从车载激光系统到远程打击导弹,一系列尖端装备集中亮相。
路透社在报道中却揶揄道:“中国已经很久很久没打仗了……所以很多武器和技术基本上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这种论调在西方媒体中几乎形成了统一口径。
面对西方媒体的质疑,全球网友特别是海外网友站出来为中国发声。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难道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这句话迅速成为热门评论,获得了数千点赞。
网友表示:“如此强大的中国选择和平、捍卫和平不正是世界之福吗? ”“到处在实战中检验武器以恐吓别人的国家是谁呢? ”一位美国网友更是直言不讳地嘲讽道:“听起来西方想成为武器试验场吗? ”
印度记者曾贬低中国防空系统,结果遭到全球网友的集体反驳。 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回应:“印度战机是被巴基斯坦用魔法击落的吗? ”这些评论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
尽管西方媒体声称中国装备缺乏实战检验,但事实并非如此。 巴基斯坦的歼-10CE与霹雳-15组合,已经在印巴冲突中经过实战检验。
2025年5月,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从中国引进的歼-10CE战机,在与印度空军的空战中击落了多架印度军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
歼-10CE配备的KLJ-7A雷达在240公里外锁定目标,比“阵风”的RBE-2雷达探测距离多出40%。 霹雳-15E导弹以150公里射程实现先敌发射,迫使印度战机未进入攻击位置便撤退。
沙特使用中国制造的“寂静狩猎者”激光防空系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 2022年3月,沙特在首届阿拉伯世界防务展上宣布,从中国采购的激光防空系统实现了实战条件下的首次无人机击落,成功拦截13架无人机。
这一系统被证明在实战中“21发21中,全命中”,防御战的实际成本才231美元,保护了沙特的重要目标。
西方媒体报道中存在的双重标准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美西方国家长期存在这样的逻辑:中国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是“穷兵黩武”,西方到处轰炸主权国家却是“维护和平”。
这种双重标准也体现在对实战经验的态度上。 西方媒体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和平环境下的军事建设同样能够形成强大战斗力,而且这种发展模式更加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如果按照西方舆论的说法,无论是美国的F-22还是F-35战斗机,还是英国的女王级航母,从首飞、首航之日起到现在,似乎从未被西方媒体挑刺说“未经实战检验”。
一位日本军事网友毫不客气地直接打脸路透社。 他嘲讽道:“霹雳-15已经过实战测试,但不幸的是,阵风战斗机挡住了它。 ”
中国军工能有今天的成就,堪称奇迹。 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防空导弹、战斗机和空中加油机等核心装备还严重依赖进口。
就短短十年时间,中国几乎实现了自主生产,取得了让全世界都瞩目的成就。 现在珠海航展更是成了全球军火商的重要“朝圣地”。
中国的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和隐身战机“三件套”,直接跟美军最先进的装备对标。 2025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的东风-61洲际导弹是全球首款陆基高超音速洲际导弹。
鹰击17、鹰击19、鹰击20三款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最高速度超过10马赫,能令西方防空体系瞬间失效。 这些武器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 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并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没有陷入战争泥潭是中国的幸运,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军队从海外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 以俄乌冲突为例,当前战场上无人机攻防已成为主要作战形式。
中国在阅兵式上展示的多款反无人机装备,恰恰反映了对这一趋势的敏锐把握。 正如一位军事专家所言:“中国虽然不直接参战,但在装备研发上始终‘贴近’战场前沿,这种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德国《南德意志报》不得不承认中国无人战争技术领先世界;《法兰克福汇报》也直言实力决定一切。这些认可来自一向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德媒,更具说服力。
西方酸中国武器缺实战,全球网友回怼:和平才是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