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科把把关弗拉格休赛期投篮特训视频来袭
175
2025-08-09
随着本周沪指创下阶段新高,市场对后续投资方向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而近期同样表现亮眼的有色金属板块,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和未来走势正备受关注。本期中金财富《向往的投资》栏目围绕供需、价格与资金面展开讨论,并与黄金的差异逻辑作对照,同时呈现对未来市场环境与板块节奏的看法,帮助投资者把握本轮行情,并掌握有色金属板块的核心要点。
嘉宾:
华富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李孝华
中金财富个人交易解决方案部股票投资顾问、副总经理 陈展
主持人:
中金财富个人交易解决方案部股票投资顾问 李宇辰
直播内容精华
01
有色金属为何近期表现亮眼?
近期有色金属板块的优异表现,首先与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有关。李孝华指出,自四月中下旬以来,A股呈现慢牛行情,有色金属板块的走势与大盘大体贴合。
在此基础上,该行业还存在一定“阿尔法”行情。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涨幅接近20%,而有色金属板块,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板块,涨幅基本都在40%以上。
其次,行业基本面因素亦在发力。以碳酸锂为例,价格重心在政策等因素推动下不断抬升,作为稀土品种的氧化镨钕价格涨幅较大;钴的价格因受海外限制措施,价格抬升后维持在相对高位。
李孝华总结,在细分金属品种价格上行与A股市场表现比较好的情况下,有色金属板块的阶段性表现得到推动。
02
有色板块后市走势观察
对于有色金属板块未来几个月的表现,李孝华认为,需关注整体市场环境和行业供需动态。市场经历前期快速上涨后,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从未来五个月的区间看,对市场环境持谨慎乐观。
他指出,许多有色金属品种的定价都比较全球化,常以美元为定价单位。在其看来,若美联储九月降息,根据过往经验,可能有利于有色金属板块的阶段性表现。
他同时强调,在政策管控与供给端调整通常需要时间的前提下,基本面短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在外部利好和行业支撑并存的情况下,他认为会有利于有色金属板块的整体表现。
03
细分领域中,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在谈到细分板块时,李孝华对照了CS稀金属指数与有色金属指数的历史表现,发现CS稀金属指数在市场上涨与下行阶段的弹性更大。
基于供需分析,稀有金属应用于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固态电池等领域,政策管控及需求不可预测性增强,更易出现供需错配,从而带来更大的股价弹性。基于此,他判断在向上阶段,稀有金属可能获得相对更好的阶段性表现。
关于具体方向,李孝华认为稀土、碳酸锂、钨可适当关注。
稀土产品有其供需错配和价值重估机会。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的限制日益严格,尤其对中重稀土的供应控制严格。尽管需求持续景气,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新能源、军工、航天),但供给受限使得稀土价格有望系统性抬升。
同时与其他基本金属不同的是,稀土成本占比较低,价格上涨对下游影响有限。
在碳酸锂和稀土两个板块的投资前景方面,李孝华认为,碳酸锂价格已触及很多锂资源矿的成本线,存在触底反弹的可能。同时,固态电池技术对锂需求有潜在影响,当新能源车的锂电池替换为固态电池时,新能源车对锂的需求可能会迎来翻倍。
最后是钨,其需求主要与机床、刀具等工业领域相关。李孝华认为,当前看点在供给端。我国对钨的出口和配额限制都在收窄,导致钨价持续创出新高,这对相关公司可能产生阶段性催化作用。
04
如何看待黄金近期的表现?
在谈到黄金近期的价格表现时,李孝华指出,首先需明确黄金很多时候是避险品种,其表现常与股票市场呈一定反向关系。
今年以来,全球权益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地缘政治等风险事件相对较少,这样的宏观背景使得黄金的避险属性没那么受关注。他观察到,黄金股与有色金属板块的表现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数据显示,在今年四月底之前,黄金表现要好于有色金属板块;进入五月份后,随着市场转强,黄金板块则相对落后。近期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金价有所抬头,相关个股也随之跟上。
李孝华认为,黄金与其他金属的驱动逻辑不尽相同,避险属性是核心特征之一。若后续权益市场波动加大,黄金可能会重新获得阶段性表现机会。
05
当前市场环境的特征与核心驱动力
对于当前大盘的走势,李孝华认为,短期市场分化和波动可能加大,但长期仍有空间。他提示,不能简单地将现在的指数点位与历史高点进行比较。
李孝华解释,经过十年发展,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已显著增长,相同指数点位下的估值水平已不同于十年前。
此外,本轮指数创新高与2021年有所区别:2021年的高点主要由大盘成长与消费板块贡献;而本轮上涨的主要贡献方是价值板块,如银行、石油石化等。不少成长板块仍处于相对低位。
他判断,后续大概率仍是结构化行情。在配置上,他提到可关注宽基指数;高景气行业,如人工智能;以及业绩反转预期和相对滞涨的板块,如有色金属和消费内需。
06
投资者应如何把握本轮行情?
在谈到后续市场节奏的演化时,陈展表示,需要调整投资思维,避免过度依赖过往经验;传统熊市思维,如高抛低吸在当前环境下“非常容易卖飞”,错过主升浪。他指出,若过度追求“估值性价比”而忽视趋势,“现在很有可能处于买不到股票的状态”。
对于指数创出新高的现象,陈展表示,不宜给自己设定过多主观“上限”,避免因“感觉太高了、要回调了”而错失节奏;当前可考虑用趋势跟随的方式进行应对。
在方向选择上,他建议关注政策扶持、产业变化、资金认可的赛道,避免在政策不利时个别标的出现风险暴露。具体方向包括:
①人工智能:国产算力、云计算、机器人以及应用/消费电子环节等;
②创新药:今年出现研发出来的药在不断卖给美国的医药企业,获得了国际专业机构认可,产业趋势延展;
③军工:在九三阅兵后,可能会有军贸层面的突破,还有技术层面的催化;
④有色金属:受涨价、供给政策及固态电池相关进展的共同驱动;
⑤金融:在市场活跃背景下,可关注券商、保险、金融科技等方向。
他总结表示,方向选择上应围绕景气度较高且在政策或产业层面能看到实质性变化、并获得资金持续认可的领域展开。
关于如何适应当前行情,陈展表示:“要信早信,要么就不信。”他强调,要避免在初期犹豫、在后期被动追高;投资需要尊重市场、保持客观,减少“我感觉太高/太拥挤”等主观判断,以趋势跟随为主并保持警惕。
在具体方法上,陈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是仓位匹配,在这种行情中应保持一定的仓位下限,因为“非常容易卖丢”。
其次,可以善用指数型投资工具,如ETF,参与板块性行情,ETF作为一篮子股票的组合,波动相对个股更稳,能更有利于把握趋势。
最后,建议投资者保持均衡,不要将仓位过度集中在单一方向,通过均衡配置来“稳一手”,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免责声明: 中金财富对本文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中金财富及其人员对使用本文本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未经中金财富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 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