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球092期历史同期号码全汇总
51
2025-08-11
最近的车圈,主打一个赛博精神病大派对。一周,30款新车。
你没看错,我也没疯,是这个世界疯了。一周,七天,三百六十行但凡要点脸的行业都还在过周末,车圈直接给你端上来30道新菜,连前菜带主食甜品一起上,就问你怕不怕?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快进了。
这已经不是市场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渡劫现场,只不过大家渡的不是雷劫,是价格劫和发布会劫,谁慢一步,直接被同行的天劫劈成渣。
以前买车像娶媳妇,千挑万选,父母过目,恨不得把八字都算一遍,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现在买车像点外卖,不,是像买压缩毛巾。今天你以为买到手的是一块质地紧密的板砖,放水里一泡,明天就舒展成一块巨大的抹布,后天这抹布自己就开始掉毛,再过两天,直接化了,连渣都不剩。
一、欢迎来到汽车的“道诡异仙”时代
过去那个“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的温情脉脉时代,已经彻底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那时候的车企,还讲究点武德,像个正经人。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你出个帕萨特,我跟个雅阁,他来个凯美瑞,虽然背地里也捅刀子,但好歹面上还维持着成年人的体面。
现在呢?不装了,摊牌了。
卷完电池卷冰箱,卷完冰箱卷沙发,现在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开始卷投胎速度。有数据说平均每天3.2款新车亮相,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们还没出太阳系呢,你们自己先把自己卷成二维照片了。
这已经不是闪电战了,这是对着自己阵地进行无差别火力覆盖,主打一个玉石俱焚。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爆了,我没得吃,你们也别想闻着味儿。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帮狠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二、“背刺”只是入门,高级的是“超度”
说到这个,极氪001必须拥有姓名,简直是典中典。一年迭代三次,价格一次比一次低,销量上去了,老车主的魂也跟着上去了。我提车半年,新款不仅配置更高,价格还更低,车门一开直接就是任意门,把我从尊贵的首批车主,传送到了悲催的头号韭菜。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太天真了。现在很多所谓的“新车”,就是换个脸,改个UI,车机里塞两个新APP,然后起个听起来像个修仙功法的名字,比如什么“星河魅影版”、“苍穹破晓款”。核心的“三电”纹丝不动,底盘还是那个底盘。这不叫迭代,这叫换皮,还是最不走心的那种。
讲真,我作为一个正经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看到这种玩法是有点懵的。我理解的汽车,是除了房子之外,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资产,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铁盒子,是一种承诺。现在你告诉我,这玩意儿的保质期可能比我家冰箱里那瓶辣酱还短?这他妈简直是欺负老实人!
这个周末我本来想去洗个车的,结果一看排队的人,算了,下雨等于洗车,省钱。
车企这种行为,已经不是“背刺”了,这是直接把老车主物理超度,然后告诉你,四大皆空,放下执念,赶紧再花三十万,立地成佛。佛不佛的我不知道,反正车企的心态是挺魔的。
三、混乱,才是自动驾驶的唯一解药
你以为这种疯狂内卷,伤害的只是消费者吗?错了,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崩坏。
车企也累得像狗。这背后暴涨的不是研发成本,是车企工程师们的灵魂献祭费用。为了赶上这该死的发布会节奏,大量的测试被压缩,大量的验证被简化。你以为你买的是智能汽车?你买的可能是一个大型公测版BUG集合体。
然后他们告诉你,我们有自动驾驶,我们有激光雷达,我们有算力高达XXXX的芯片。
我跟你说,自动驾驶的未来,根本不在这些实验室里,它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门口,在那些横冲直撞、不讲武德、物理学和交通法都对他们无效的“老头乐”身上。只要有一台车,能完美处理好“老头乐”的鬼魅走位,它就能直接飞升。因为“老头乐”才是真正的无序,是混沌本身。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身经百战的AI,能算得过这份人间真实吗?
所以,别信那些PPT上的参数。决定一个技术牛不牛的,从来不是它有多精密,而是它有多抗造,多能应对这个草台班子一样的现实世界。但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比作修仙的疯子,可能有点侮辱修仙的了。人家修仙好歹还有个飞升的目标,现在这帮车企的目标,好像是看谁先把自己玩到原地爆炸。
四、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也就是我们这些韭菜味的自走人型钱包,被彻底搞迷茫了。买吧,怕明天就49年入国军;不买吧,又怕错过什么“遥遥领先”的天顶星科技。这种焦虑,比选专业还痛苦。
而车一旦真的变成快消品,保值率就成了玄学。今天你花三十万买的车,明天二手车商可能只愿意用两箱泡面换。你的车,甚至还没来得及经历第一次保养,就已经在价值上被社会性死亡了。
但你以为没人赢吗?错了。赢的是那些最会讲故事,最会重新定义“新”的车企,是那些把营销预算看得比研发还重的品牌。他们赢得了当下,但把未来当成了赌注。大家都在一个名为“内卷”的绞肉机里,谁也别想好过。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买这些车的人,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们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图腾,一种社交货币。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品牌价值。你跟他聊技术迭代,他跟你聊圈层认同。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开车,是维护自己的信仰不崩塌。所以,快消不快消,跟他们关系不大,因为“神”是永恒的。
所以你问我,明年车只活一年,是追新还是不买?
我的答案是,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去考个驾照,然后去开网约车。让别人去焦虑,你只管踩油门,这才是这个疯狂时代唯一的解法。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背刺哪个先来,但你知道,下一单肯定会来。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