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板块行情再创新高需求爆发与估值泡沫共舞未来如何布局?

140 2025-11-22 05:51

10月的CPO板块简直是“购物中心里的明星店”,一片热闹非凡,光模块指数直接飙升14%,像中际旭创、新易盛这种龙头企业还创下了历史新高。不过,正所谓“一方高歌必有一方慎重”,一边是1.6T光模块需求不断飙升的高预期,另一边则是部分个股估值高得让人开始冒冷汗。接下来,这场“需求与估值”的博弈会往哪儿走?机会与风险并存,这才是蛋糕最甜的地方。

以前,提到CPO技术,很多人可能还一脸懵逼。现在,听到这个词普遍反应是:真香!它其实是给AI算力“搭桥修路”的黑科技。你可以想象一下,AI需要传输的海量数据以前的技术都拎不动了,而CPO靠“芯片+光引擎”的紧密打包组合,直接让链路损耗减少三成,能耗砍掉一大半,不仅省电,还高效。可以说,没有CPO,大模型根本跑不快。

真正把CPO推上“热搜”的,是1.6T光模块的需求激增。据说年初市场预计全年只需要1000万只,到了10月已经调到2000万只了,“翻了一倍”的火爆程度背后,都是AI巨头纷纷开启“囤货模式”的结果。英伟达、谷歌、亚马逊这些大厂商直接杀到产线跟前抢货,甚至连墨水还没干,就急着签合同、砸钱锁产线。这种供不应求的格局,让CPO瞬间比烧饼还抢手。

再来看托底CPO行情的“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是订单,拿英伟达的例子来说,单单量产的Rubin平台就需要数百万片模块,订单直接拉满。别看这些厂家表面高调秀样品,实际私底下都加速扩产,抢跑的姿态一看就是底气十足。第二驾马车是业绩数据,第三季度各路龙头企业的利润直接像株跳水队员,纷纷表演高空跳水:新易盛的净利润暴增284%,中际旭创的营收增长230%,这可是实打实的数字,不是单纯画饼。

还有政策这第三驾马车也没闲着,在火上加油。2027年CPO核心技术要国产化达80%的目标、算力标准指南的发布,再加上各地一轮又一轮的产业扶持政策,这仿佛在给市场发暗示:这条赛道,你们有福了。而随着中美关系稍微缓和的消息传来,哪怕睡梦中都让人更安心。

不过别高兴太早,行情里永远有变数。配好了饭就怕来一口糟糕的汤,高估值就是那口让人退避三舍的“苦汤”。一些龙头企业的市盈率还在正常范围,但已经有二线股飙上60倍PE,甚至有些挂在“概念标签”上的公司,业绩还没见着,就涨了好几倍。

更值得警惕的是,产业路线不是一成不变。CPO虽然风光,但还有很多竞争者在技术上虎视眈眈,比如新易盛的800G全新路线就降了功耗,还拿到了Meta的订单。万一这些技术替代方案哪天趁虚而入,高估值小企业可能就会站不住脚了。投资讲的就是轻大路重小巷,主门道能不能守住,要看这些龙头企业能不能稳住已抢的份额。

既然有槽点和亮点并存,那么接下来CPO板块的走势就两个词:震荡和分化。月初时估计情绪还会延续上个月的强势,但涨一段后估值的高低差别就会拖住板块的脚步。到了月中,炒鸡疯狂的二线股能不能稳住“行为艺术”,就要看它们的业绩铁不铁。如果大盘情绪没散太快,月末预计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健的状态,利空与大波动可能继续减少。

投资这事儿当然离不开策略。在这种大浪潮里,入场有门道,撤退有技巧。选股要挑有订单的、技术壁垒强的龙头股,别放钱去扶持那些只会“画饼充饥”的企业。同样,仓位别摆太满,合理止盈止损,稳扎稳打,才是真功夫。最怕的就是一头扎进高估值、高风险的题材股,看似现在飞得越高,后面摔得越狠。

未来的CPO是值得期待的,这个领域还会有第二、第三春被市场吹捧,全球市场已盯上这一块蛋糕。但说到底,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这些看热闹吃瓜的投资人,该认清它的底子和价值才对:需求是它的底气,估值才是它的尺度。毕竟,玩股票嘛,咱们图的啥?还不是既要安全垫更要向上的“梯子”!

下一篇:袁世凯孙子袁家辉,一生奉献于中国
上一篇:“ST苏吴或退市?股价低迷背后你忽视了哪些风险”
推荐资讯